快捷搜索:  as

广东围绕全过程创新链发力


 

  亚星达官网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全省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4802.6亿元,总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

  10月17日,广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广东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谋篇布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

  广东大科学装置建设有了新进展。“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王贻芳透露。

  “十四五”期间,广东拟新建5个大科学装置,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该省建有和在建国家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0个,它们将成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我国攀登全球科学研究高峰的“大国重器”。

  近年来,广东省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大力推进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平台和载体建设,大大提升了基础研究科研条件。同时,广东高度重视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从0到1”的重大原创突破上不断丰富“广东实践”,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处于跃升期,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目前,广东已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体系。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将“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基础研究投入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我们将继续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扩大省市、省企联合基金规模,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推动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机制。”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说。

  核心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今年4月,我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宣布正式投入商用。该系统由腾讯和南方航空集团联合研发。

  在广东,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赋能产业发展的企业还有不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义。广东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产更多“根技术”,解决更多“根问题”,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努力让创新落到企业和产业发展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